还有谁该为104次违规加油“买单”?
时间:2018/5/2 9:12:54
近日,海南省纪委通报了海口市委办公厅直属机关委员会副书记、市委副秘书长罗浪从2012年8月至2017年2月,先后违规使用市委办公厅为其配备的公务油卡为自己和亲朋等非公务车加油104次的问题。这是一个什么概念?不妨先算一下,将近四年半的时间,平均每个月违规加油近两次,次数之多,时间跨度之长,让人咋舌。而且,罗浪违规使用公务油卡的时间大都发生在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后。如今,罗浪已经受到严肃处理,相关违纪款也已收缴,为自己的错误“买了单”。但还有谁该为这104次违规加油“买单”?背后暴露出的监管问题值得反思。
推行公务油卡的目的是加强对公车管理,防止出现违规违纪行为。然而,公务油卡在罗浪手里简直就是打开加油机的“钥匙”,想咋刷就咋刷,想给谁刷就给谁刷,想什么时候刷就什么时候刷。这是典型的揩公家油。
现实中,类似情形绝非孤例。比如,借买办公用品之名,行购置家庭日常生活用品之实;又比如,借公务接待之机,带亲戚朋友陪同,行招待亲朋之实;等等。在有些人眼里,公家的就是私人的,集体的就是个人的,只要能够利用职务和工作上的便利,他们往往就会抓住机会闪转腾挪、东搜西刮。诸如“公务用车加油卡实行一车一卡制,车辆加油时要按照加油卡显示的车号对号加油”等规章制度,在一些单位和部门成了纸上画画、墙上挂挂,而监督更如同“稻草人”,轻飘飘、软绵绵。
是类似的行为难于监管吗?非也!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因为公务油卡私用而受到严肃处理的问题时有曝光,一些党员干部被查处也起到了警示作用。这说明,虽然公务油卡私用问题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但并非难以监管,更非“管不住”。以罗浪为例,四年半时间里104次违规,只要其中有一次被发现、被纠正,则后面的违规行为就会戛然而止。可遗憾的是,因为日常监管不力,导致其行为并未被及时发现,结果小错误演变成大问题。为什么在一些单位、部门,监管成了聋子的耳朵,形同虚设?无外乎,因为对方是领导而不敢监管,因为对方是同事而不愿监管。于是,大家都抱着反正是公家的,又不是侵占我的利益,干吗得罪人的心态,导致违纪违规行为屡有发生。
纠正“四风”永远在路上。违规使用公务油卡的罗浪已经“挨了板子”,但是,监管责任也不能忽视了。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监管长期失守,责任需要明确、病灶需要分析、漏洞需要堵上。(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